产地:浙江龙泉
规格:壶:宽12×高7.5cm,容量:200ml
杯:长5.7×宽5.7×高5.5cm(带托高6.5cm),容量:50ml
托:长8.5×宽8.5×高2cm
包装:礼盒(长30.5×宽17.5×高9.5cm)、礼袋
总重:约1.26KG
材质工艺和风格特点:
“秋夕沐月”由青瓷世家传人、青年艺人张宁女士创意设计,其制作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如精修坯、两次施釉均由她纯手工完成。
草木灰釉+铁粉釉,成就古朴随性之风
先薄施草木灰釉。灰釉是中国古代最早发明的高温釉,它主要来自草木灰,将植物煅烧后,手工过筛去除杂质,按照一定的配比调制成草木灰釉(主要包括铁成分),施于素烧好的坯上。
待草木灰釉自然晾干后,再喷施铁粉釉。由于人工喷釉在壶、杯、托位置上的随机随意性,烧成后釉面呈现出了色调和图案上的丰富性,古朴厚重、随性自然。
清雅无纹与斑驳厚重的邂逅
梅子青釉色如青梅,以清雅无纹的釉色之美取胜。与之形成强烈反差的是草木灰釉+铁粉釉营造出的斑驳厚重,如秋野留痕,每一款都独具特色。
侧把壶,握柄端镂雕铜钱纹
侧把壶是一种传统的茶具,壶把设计成握柄与壶身成直角,不仅便于抓取和使用,而且造型似有羽翼飞升之感,圆融有力,持握更加随性。
握柄顶端镂雕铜钱纹,既寓意聚水生财、招财进宝,又蕴含着内方外圆的立世哲学。
犹如碧玉的壶钮是点睛之笔
圆形凸起的壶钮,施梅子青釉,犹如一泓清泉,犹如一块碧玉,堪称侧把壶的点睛之笔。
海棠花口的杯与杯托,器型均衡美观
海棠花口是口式之一,为椭圆形四瓣花式。杯与杯托均为海棠花口,同中有异,异中求同,美观雅致。
产品背景:
【龙泉青瓷】
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于2009年9月30日正式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。 龙泉是浙江省历史文化名城,位于浙江西南部,与江西、福建两省接壤,以出产青瓷著称。文物普查发现,这里烧制青瓷的古代窑址有五百多处,仅龙泉市境内就有三百六十多处,这个庞大的瓷窑体系史称龙泉窑。龙泉窑是中国陶瓷史上烧制年代最长、窑址分布最广、产品质量最高、生产规模和外销范围最大的青瓷名窑。翟翕武在1959年5月于龙泉瓷厂时赞叹“雨过天青云破处,梅子流酸泛绿时”。 艺术特色 龙泉青瓷传统上分“哥窑”与“弟窑”。哥、弟窑之说来自明人记载:“宋处州龙泉县人章氏兄弟均善治瓷器。章生二所陶名章龙泉,又名弟窑。章生一之哥窑其兄也。”是否真有兄弟二人,无可考证。但这使龙泉窑形成两种不同的烧制方法。在南宋中晚期出现了一类黑胎开片瓷器,即所谓哥窑瓷,与著名的官、汝、定、钧并称为宋代五大名窑,特点是"胎薄如纸,釉厚如玉,釉面布满纹片,紫口铁足,胎色灰黑"。此类产品以造型、釉色及釉面开片取胜,因开片难以人为控制,裂纹无意而自然,可谓天工造就,更符合自然朴实、古 …… 详细>>
|
|